不少著名文人都在起名时巧用典故,这种方法的运用起到了有力的推广作用。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几位名人的名字来源及寓意,准父母可以借鉴哦!
清代著名画家、诗人、书法家郑板桥的名字出自唐代刘禹锡的《杨柳枝》:“春江一曲柳千条,二十年前旧板桥。曾与美人桥上别,恨无消息到今朝。”借“板桥”二字来讽刺世态炎凉,名字与其画风一致,耐人寻味。
现、当代不少著名文人也在起名时巧用典故,对这种方法的运用起到了有力的推广作用。
如朱自清之名出自《楚辞?卜居》中的“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”?表明自己要做一个清白自尊的人,以廉洁正直自律。的确人如其名,朱自清一生正直清白,特别是晚年贫病交加,但宁肯饿死也拒不食用美国兵从飞机上空投的面粉,保持了一个中国人的民族气节和铮铮硬骨。再如王朝闻先生的名字出自《论语?里仁》: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”意思是早晨闻知真理,以拼死的精神来求得真理,到晚上死了也值得。楚图南先生的名字出自《庄子?逍遥激》:大鹏由北冥飞。“绝云气,负责天然后图南,且适南冥也。”“图南”表示既定远大目标。
胡乔木,“乔木”出自《诗经?伐木》:“出自幽谷,迂于乔木。”乔木是指树干高大的树木,象征着顽强的意志,高尚的人格。
前者如:孟浩然,羊士谔、王朝闻、朱自清等,后者如:楚国抽、胡乔木、刘白羽、未央、邓散木、王任重等名字。这两种倾向的立意不同,侧重点不同,但表达效果是相同的,前者的典故本身就表达了主人想要表达的思想、涵义,而后者的典故则是通过“再用”,即引申后表达主人想要表达的思想,都体现了主人的价值导向、人生观、世界观、处事态度和事业取向等问题,耐人寻味,含蓄深远。如“乔木”一词在典故中的立意是高大的树木,用在名字中引申为高大的人格;再如“散木”在典故中的本义是无用之材,主人以散木为名则表现出谦逊、积极进取的美德,是个性的自然流露。
☆本文来自五行起名网,请勿转载违者必究!☆
鹏鑫起名网 www.0753px.com
Copyright 2011-2019 梅州市鹏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2948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