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,是一个年代久远的姓氏,它在百家姓里也是位居第五。 周姓出现的最早时期,可追溯到远古的黄帝轩辕氏。源于姬姓,是黄帝的后裔。今天为大家讲述浙江诸暨周姓宗谱序宗祠记。
梅轩公宗谱自序(公元1225年)
夫有夫妇而后有父子,有父子而后有兄弟,有兄弟而后有宗族,一家之亲,始于三者而已。然自一家至于九族,上承下继,而亲亲有自矣。孔子曰:“不爱其亲,而爱他人者,谓之背德。不敬其亲,而敬他人者,谓之悖礼”。爱敬先于吾亲而后及于他人,斯不失先后之序矣。使能知一本之理,则知吾身本于亲,吾亲本于祖,推而上之,则爱敬之道又不止亲身而已。《记》曰:“亲亲以三为五,以五为九,上杀下杀旁杀,良有以夫。”吾之先本姬姓,厥后子孙以国为氏。秦汉以来,显者历历,有稽而断(续),自详符来迁,则东镇关为世居。有讳靖,字天锡者,当宣和间登进士第,受太学正录,升太常博士朝散郎,娶世戚李翰林女,生一子:讳亥,行二十,从父扈跸,南渡于杭。登绍兴九年进士,任大理评事文林郎,卜居越之诸暨紫岩盛厚里,生三子:曰勤、谨、和。勤生三子,长居盛厚,次迁剡之开元,季赘山阴阮港唐氏,因冒其姓而居为焉。和登进士,任大理卿,生二子,归隐江大。谨,吾父也,任行军司马,娶廖氏,讳淑,生三子:长曰治,行伯五,迁居南隅。仲曰訚,行伯八,赘本隅金氏,受宣义郎宁国府教授。季即恪,亦叨宣义郎,迁殿前承旨,奉诏致政,从兄治共居之。世与廖枢密亲谊,暨晦庵先生友善,书札往复,及家刻警录,皆摹石位列于图。以家藏旧书,考正异同,我族蕃衍未详。近以入正录南渡于杭,为今之世祖。其族中更有知所自者,增以葺之,使子孙闻其姓,察其名,相为永之,乃曰:“我之族属也,必加礼异于路人,庶不失
爱敬之义矣。”斯谱传之不朽,俾后世阅是谱而知所本焉。
大宋宝庆改元(公元1225年)乙酉仲春望日四世孙恪谨序
诸暨梅山村·周氏宗祠记
镜山滴苍翠,田畴绕碧水;盛夏红荷香,仲秋有丹桂。
吾邑诸暨,自秦以降,更替十朝而不废;吾乡周氏,以国为姓,历三千载而长盛。暨阳境内,浣水长流,物阜民康,尤多名士俊才;周氏家族,瓜瓞绵长,人丁兴旺,代有忠义节孝,其迹昭昭,不可备述矣。
吾祖周惇颐曰:“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……”,《爱莲说》一文流传千古,为世间学子之座右铭。吾乡亲祠曰:“爱莲堂”,乃明周氏裔孙之志也!
梅山周氏宗祠,始建于明代中叶,历代多有修缮扩建,规模甚广,建构奇巧,声播越中。祠为五楹三进,座北朝南,门面装饰考究。四根石柱,昂然而立,斗拱巧设,“雀替”精构;船蓬轩顶,曲直有致。祠额榜书:“周氏宗祠”,金钩铁划,古朴劲猷。
中进天井中,筑有“万年台”一座,重檐出挑,吻脊耸立,雕梁庄重,藻井华丽,“绮井列疏乃悬蒂,华莲重葩而倒披”。前台置石狮一对,静观人情世故,两侧石柱二支,上镌“九天五行起名网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!
鹏鑫起名网 www.0753px.com
Copyright 2011-2019 梅州市鹏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29484号